美联储在美国大选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随着美国大选的推进,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及其独立性也饱受质疑;这既是因为经济形势尚未完全稳固,也与其自身制度因素有关。那么问题来了,美联储在美国大选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2008年金融海啸发生后,美联储采取的非常规措施在伯南克(Ben S.Bernanke)任期内达到顶峰,在耶伦(Janet Yellen)上任后才开始收紧。美联储花费了八年时间才终于开始摆脱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却很快又迎来了美国总统大选历史上最具争议的2016年大选。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美国大选都与一个关键因素相关联:美国经济形势。有经济学家认为,本届大选之所以显得“反常”,是因为危机后的美国经济和社会出现了两极化趋势。与此同时,由于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过程差强人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饱受质疑。
随着大选临近,针对美联储政治独立性的质疑就越发明显。在距离大选最终投票日还有5天的11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再次保持关键利率不变。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去年12月首次将联邦基金利率从近零水平小幅提高25个基点。尽管此后外界曾数次预期美联储将继续采取行动,但基准利率在连续七次议息会议后仍保持在0.25%-0.5%不变。
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2003以来变化趋势。
CNBC的报道说,市场的反应更像是美联储马上要加息了。如果美联储需要经济正在巩固的证据,那么这些证据已经出现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正在改善、就业岗位充裕、通胀正在上升,薪资水平甚至也有温和上涨。
股市已经开始调整,标普500指数从此前的历史高位下跌约4%。对利率较为敏感的电信板块本季度下跌9%,触及今年一月以来最低水平。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下跌8%,创下2月以来最低。此外,由于市场预期利率水平上升,银行股本季度上涨了2%以上。尽管过去两个交易日有所回调,但美股在10月份涨势明显。
《财富》的报道称,美联储最新决策显示其受到了政治的影响。或者,至少是受到了政治事件时机的影响。报道援引原美联储货币事务部门部门主管、梅隆金融(Standish Mellon)首席经济学家文森特·瑞恩哈特(Vincent Reinhart)此前的预测说,美联储没有在上周的会议上行动,不仅是因为市场确实影响着政治,也因为政治影响着市场。由于市场会自然地对大选做出反应,美联储只有在下次行动前等待并观察市场反应才是符合常理之举。
报道还指出了此次议息会议上的一个微妙变化。两个月前投票支持加息的波士顿联储行长埃里克·罗森格伦(Eric Rosengren)此次态度反转,选择支持不加息。罗森格伦此前曾公开表示,保持利率过低将迫使美联储未来采取更为激进的加息策略,而这是危险的。因此,他的态度转变显示出,在重大政治事件临近时,美联储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的观点会有所改变。
尽管美联储一直以“政治独立性”为傲,但现任主席耶伦一直因此面临质疑。此前公布的联邦选举委员会记录显示,美联储理事莱尔·布雷纳德(Lael Brainard)向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Hillary Clinton)团队捐献了2700美元。布雷纳德此前曾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财政部主管外交事务的副部长,更被普遍认为是希拉里内阁财政部长的潜在人选。今年9月耶伦在国会作证期间,国会共和党人紧抓此事不放向耶伦发难。共和党议员质疑布雷纳德的职位和行为存在“利益冲突”,认为美联储与民主党政府之间存在“不可接受的暧昧关系”。在9月及11月议息会议上,布雷纳德均投票支持暂不加息。
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Donald Trump)更是多次抨击美联储。他认为美联储的宽松政策造成了经济泡沫,并且是“亲奥巴马”的。特朗普呼吁限制美联储权力并实施更全面的审计。这似乎在美联储内部引起了不满。联邦选举委员会的今年早些时候的统计数据显示,美联储职员的大选捐款几乎没有一笔是给特朗普的。原共和党候选人克鲁兹(Ted Cruz)和卢比奥(Marco Rubio)曾分别收到2000美元和750美元美联储职员捐款;希拉里则收到18239美元。需要说明的是,限制美国政府职员政治活动的《哈奇法案》(Hatch Act)并未禁止美联储官员向大选活动捐款。
彭博的报道说,美联储与美国两大政党的政治渊源颇为常见。耶伦曾于1997年至1999年担任比尔·克林顿(Bill Clinton,民主党)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前任联储主席伯南克则在小布什(George W.Bush,共和党)执掌白宫期间担任这一职位。再往前看,阿兰·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则是福特(Gerald Ford,共和党)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前美国财长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在他的回忆录中表示,时任纽约联储行长的他曾在2008年大选前的10月中旬与时任参议院的奥巴马在曼哈顿会面。奥巴马当时提出可能会邀请盖特纳担任财长一职。盖特纳在接下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中投票支持降息0.5个百分点。当年11月初,盖特纳飞赴芝加哥再次与奥巴马会面。数周后,新的任命一经宣布,盖特纳便离开了FOMC。
虽然包括耶伦在内的美联储官员多次反驳“决策受到政治因素影响”的说法,但质疑者还从历史数据中发现了规律性。自1984年以来历届大选的前两个月,美联储仅仅在2004年时实施过加息。通常情况下,收紧利率政策会导致经济降温,这很可能对谋求连任的执政党或候选人造成不利影响。
1984年以来,美联储在大选前两个月的决策。
前美国总统老布什(George H。W.Bush)就把连任失败归咎于美联储。老布什认为,他在1992年的大选中败给克林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时任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降息决策上拖得太久。他说:“我认为,如果利率被更大幅度地降低我将能连任总统,因为那样的话当时的经济复苏会更加明显。我再次任命了他(格林斯潘),但他让我失望了。”
上世纪70年代末,保罗·沃克尔(Paul Volcker)治下的美联储为应对高企的通胀采取了激进加息政策。这被认为导致了同样是寻求连任的卡特(Jimmy Carter,民主党)在1980年大选中失利。大幅加息虽然解决了当时的高通胀问题,但也引发了经济衰退。
在那之前,尼克松(Richard Nixon,共和党)更是被曝出直接向美联储主席施压。白宫录音带显示,尼克松曾要求时任美联储主席阿瑟·伯恩斯(Arthur Burns)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以提高自己在大选中胜出的可能性。尽管不能确定是否出于这一压力,但伯恩斯的确在美联储推行了此类政策。尼克松在1972大选中以压倒性优势得以连任,但在1974年因“水门事件”辞职下台。
美国政治新闻媒体Politico说,现在的问题是,美联储是否会过快加息,以及是否会让希拉里和民主党“失望”。现任美联储主席耶伦于2013年受到奥巴马提名上任。在经济层面,美联储缓慢的加息进程已经引发了一些投资者对于通胀加速上升的担忧。他们认为,虽然目前通胀率尚未突破2%的目标,但低于5%的失业率和稳定的经济增速最终会使通胀走高。
基于上述历史教训,特朗普针对美联储的批评引发了“政治干预”的质疑。虽然特朗普还没有尼克松影响伯恩斯那样的权力,但如果当选,他将会任命下一任美联储主席。这意味着,他的抨击不仅仅是某种理论意义上的批判。通过分析特朗普的言论,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他的批评更多地是与自身利益有关,而不是严肃的政策见解。但也有人认为,政客们可以拥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他们认为美联储应该做出改变,那么他们就可以说出来。
不仅如此,人们长期以来完全认同美联储政策独立性,这反倒可能导致另一种风险:这会建立一种背景环境,使得任何针对美联储的批判都会被认为是越轨之举,包括改革美联储运作机制的呼声。曾在美联储就职二十年、并担任伯南克和耶伦高级顾问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经济学家安德鲁·莱文(Andrew Levin)说:“美联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公共机构,因此许多重大问题应该允许得到公共讨论,包括领导人选任、优先事项抉择、以及具体政策路线。”
从这个角度来看,美联储政策独立性之所以会遭受质疑、并在大选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无关系。《华尔街日报》此前的评论指出,美联储理事并未经由任何人选举。文章说,美国宪法赋予了国会控制货币及其“价值”的权力。国会一个世纪前创立美联储时纳入地区联储及其行长,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将货币决策与政治压力隔绝开来。但数十年过去了,尤其是在2008年之后的后危机时代,美联储正在插手本应该由被选举机构作出的决策。通过其“量化宽松”债券购买计划,美联储直接涉足资本配置。
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科学教授莎拉·宾德尔(Sarah Binder)从制度原理层面剖析了美联储与政治的关系。宾德尔基于历史研究提出了三个主要论点。首先,美联储处在一个更广泛的政治系统之中,它不可避免地是一个“政治的”机构。但她强调,这并不是说美联储决策过程本身被“政治化”。正如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Ben Bernanke)2013年所强调,美联储的权力源于并且依赖于被选举官员们的支持,因为美联储既是这个政治体系的产物,也在这一政治体系之内运作。
Politico的文章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与美国最高法院不同,美联储是国会的产物并且对国会山的议员们负责。它能够被国会改变甚至是取消。如果忽略这一事实,而将美联储看作是完全与美国政治隔离的机构,还会导致公众无权讨论美联储潜在的可改进之处。
宾德尔还认为,政客们在向中央银行分配权力时面临两难境地,这种两难因“选举激励”而起。在选举中,尤其是选举前夕,政客们有动机刺激经济。然而,短期刺激策略需要付出长期代价:它增加了通胀的可能性并会导致难以避免的经济衰退。在全球范围内,解决这个“两难”问题的办法是让央行官员免受政治干涉。若非如此,货币政策制定者有可能在长时间内保持较低利率。
不过,对于议员们来说,一个完全自治的央行并不是政治上的最优选择。倘若央行完全独立,将使议员们无法参与货币政策监管,这不利于他们获得连任。同时,央行完全独立也使议员们无法对其决策进行问责。
宾德尔还发现,国会对美联储的关注是“逆周期”的。经济形势向好的时候,议员们没有什么动机给予美联储太多关注。但当经济疲弱时,美联储对于国会来说就像是一个接近完美的“拳击沙袋”。在经济滑坡时,国会议员倾向于指责美联储,这可以帮助转移针对自身表现的批评。也就是说,当国会在货币政策中的利益减弱时,美联储的独立性才是最强的。
如此看来,“最具争议”的大选剧终时,美联储或将身处两种不同境遇:可能是针对政策独立性的质疑声暂时退潮,也可能是要求其做出更多改变的呼声更加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