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

货币干预怎样实施呢?政府参与进去吗?

  货币干预

  货币干预(Intervention)是一个国家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是指中央银行针对主要外国货币进行的、通过买卖本国货币对货币汇率施加的影响。

  货币干预的月的在于调节相关汇率水平,维持各种货币资产与负债的平衡,或者吸引人们参与外汇市场。货币干预机制的作用与商品干预类似。要提高本因货币的汇率,中央银行需要卖出外币、买进本国货币。这样对外币的需求就会下降,本国货币的汇率就会相应地上升。而要想使本国货币的汇率下降,中央银行就需要卖出本国货币,买进外币,这样就会使外币的汇率上升,本国货币的汇率下降。

  通常进行货币于预时要动用官方的外汇储各金。外汇储各水平的变化可以作为国家千预汇率力度的重要指标。为使货币千预取得预期效果,使本国货币汇率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稳定,必须要:

  ●中央银行具备足够数量的进行货币于预的储备金;

  ●市场参与者相信中央银行政策的长期性;

  ●基本经济指数的变化,比如经济增长的速度、通货膨胀的速度、货币总量增加的速度等等。

  ●口头千预(VerbalIntervention)。口头千预指有可能进行干预的传闻,但实际上中央银行并没有直接出面干预市场。尽管如此,口头T预仍然能够对市场产生影响。但是,如果传闻得不到证实,市场就会回复到原有的水平。口头干预经常会出现在实际干预之前。

  ●实际千预(RealIntervention)。通常,中央银行在进行实际干预时要公布消息,说明动用多少储备金进行干预。比如,“日本银行动用了50亿美元进行市场干预”等。这一消息并不是说银行实施干预行为的损失,而是要动用的资金数额。

  实际千预时,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

  ●直接干预(Dired)。中央银行以自己的身份公开采取行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兑换汇率上升或下降代表的是双方的利益,那就有可能在两国中央银行的参与下共同采取行动。

  ●间接干预(Covered),也称为隐蔽干预。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中央银行的代理人)实施干预。商业银行以自己的身份进人市场,但是受中央银行的委托。隐蔽干预是较为广泛采用的一种干预形式。由于隐蔽干预出其不意地进行,市场投资者们一时还没弄明白市场上发生的情况,往往能取得较好的千预效果。

  经常进行货币干预并不属于以市场手段调节汇率,但是有些中央银行,比如日木银行,仍然在实施这种侵入式的货币政策。

  此外,干预还可以按方向分类:

  ●顺市干预。干预的目的是使已经形成、但其运动趋势还比较缓慢的汇率加快变化的速度。

  ●逆市干预。干预的月的是使汇率回到原来的水平。也就是说,引导本国货币汇率朝着与现有走势相反的方向运动。有时这种F预并不能成功。

  日本银行实施干预的例子

  2003年9月22日,星期一,美元的牌价开始暴跌。与周五闭市时相比,美元对主要货币的价格都是以跳空下跌开盘。引起外汇市场这-、变化的原因是双休日西方七国财政部长会议结束后的声明。这一声明主要强调的是,希望各国财政政策机关对待本国货币汇率的影响要有较大的弹性。意思就是说,应该通过市场来调节汇率。声明首先是针对日本和中国市场的,因为它们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太多。一般认为,美国是这一声明的倡议人,因为如果汇率不发生变化,美国巨大的预算赤字和贸易逆差就很难减少。尽管这种声明并不意味着能使日本银行停止进行市场的干预,但市场把它看作是抛出美元购进日元的信号。美元对口元的比价一开始跌幅便超过200个基点,并使美元对欧洲货币也走弱。

  下列事例也表明,日本银行为调整本国货币的汇率和使金融市场保持在所需要的状态而采取的非常具有挑衅性的干预政策。

  2003年5月19日;

  日本时间2:00,维持美元对日元的汇率。有传闻称,日本大藏省正在暗暗地准备1美元兑换115.40~115.50日元的订单,以提高这一汇率,并且以这一汇率秘密收购美元。预计,大藏省将会继续巩固这一汇率,而且当日汇率一直保持在1美元兑换115.20~116日元之间。

  2:35,高盛(GoldmanSachs)公司的经济学家称:“日元的强势不利于日本产业,而且会降低企业的收入”。据他估算,日元汇率每上涨10%,日本的生产就会下降2.5%,利润就会下降2%。

  6:30,日本中央银行“抛出”1万亿日元(约合86亿美元)用于购买私营公司的有价证券以稳定国家的金融市场。这一措施是在东京外汇市场灾难性地下跌开始后采取的。

  2003年12月10日:

  欧洲外汇交易市场开盘前不久,美元对日元汇率的跌幅超过130个基点,达到1美元兑换108.71日元。这一狂跌是日本银行下预的结果。提经纪入说,为此日本动用了约60亿美元。

  为什么必须降低本国货币的汇率呢?一般而言应该是本国货币越坚挺越好,但是,事情并不总是这样。如果是一个出口型的国家,本国货币走势强劲就会损害出口商的利益,而他们是主要纳税人。让我们通过一个虚拟的例子来看一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假设日本T0Y0TA公司生产小型汽车,每辆车的成本为1200000日元,按现行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即120日元兑换1美元计,其成本为10000美元。公司向代销商赊销1个月。此时汽车合同价为11000美元(以10%的利润计算)。1个月后,到日本公司结算营业款时,日元对美元保持强劲走势,兑换率降到100日元兑换1美元。这样,这笔交易就是:

  1100000日元(合同价)=11000美元x100(1美元兑换100日元)

  最后的结果是,出口商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亏本:

  1100000(进账)-1200000日元(成本)=100000日元

  在我们以上所率的所有例子中,干预都是成功的。干预的组织者总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我们现在再看一个由十几个国家实施干预而没有成功的例子。

  该事件发生于1995年2月,参与此次行动的国家有“西方七国集团”(日本、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法国、德国、英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如瑞士、比利时、荷兰、卢森堡、西班牙等国)。这次干预是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在于加强处于下跌走势的美元汇率。这种干预称为“逆市于预”。但是“联盟”的力量并不足以遏制美元已经形成的下跌趋势。结果,各国中央银行用于下预的资金消耗殆尽,就像“弹箦被拉长”一样,美元江率崩溃。

  由于这次干预是公开的,投资者购买了美元。显然,这种交易以投资者的悲哀而告终。如果关于实施干预的消息是公开的,投资者就应该想想,这种干预是顺市千预还是逆市干预,然后再作出决定。操作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此。